上海天文馆于2016年11月8日开工建设,2021年7月17日正式开馆,是上海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集教育、研究、收藏、展示、交互功能为一体的科普基础设施,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已成为天文及博物馆爱好者的必打卡胜地,十一假期临近,据悉上海天文馆预约依旧十分抢手。然而随着比平日倍增的人流量,天文馆等公共场所随之而来的室内卫生及空气质量问题也更受到关注。
馆内室内污染的主要原因: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物超标
对于某些公共场所,如密集的购物点,在客流高峰时段,购物人员多,造成二氧化碳超标严重。而对于新装修的环境来说,如果建筑本身通风条件不好,或者建筑装修装饰材料质量不好,也有可能造成甲醛或苯系物超标,严重污染室内环境。
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污染严重
有许多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长期不进行清洁,导致空调管道中形成大量污染物,一经较长时间运行,致使室内空气质量急剧下降,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3、集中空调系统新风量输入不足
按照国家规定,公共场所的最小新风量应该达到每人每小时30 立方米,以解决空间密闭而带来的空气质量问题。而部分经营者为了节省运行费用,把新风量关到很小,甚至完全关闭,致使空气流通不畅,新鲜空气换不到室内,有害气体排不出去,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除此之外,环境中影响展物及文物保存效果的因素也有很多,例如微小气候、空气质量、噪声、照度等,这些因素如果达到某种程度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文物,甚至会影响参观者的观展体验。为了减少影响文物保存的不良因素,同时为观众营造一个良好的观展环境,国家针对图书馆、博物馆、画廊、展览馆等场所的卫生状况制定了一套标准(gb 9669-1996),对上述场所的室内温度、空气质量、噪音、照度等进行了规范。
做好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建筑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新风系统有效的帮助建立一个“稳定、洁净、安全”的室内馆藏环境,部署新风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去清除空气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有效的为馆内环境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能最大程度减少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展品的危害作用,为打造智慧馆藏环境提供良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