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节能性角度出发,超低能耗建筑的核心目标在于系统性降低建筑整体能耗负荷,同时兼顾节能措施的经济性。针对阳台区域设计,常规方案中阳台门内侧普遍设置空调设备,而阳台空间本身较少配置空调且常处于开放状态。因此,将阳台门作为阻隔热流失的关键屏障具有显著合理性——当阳台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提升封闭窗的热工性能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将阳台封闭窗从双层中空玻璃升级为三玻两腔构造,在阳台门闭合条件下,建筑整体空调能耗波动幅度低于1%。基于此经济性考量,多数住宅项目优先将节能资源集中配置于阳台门这一关键节点。

超低能耗建筑外窗选型涵盖隔热铝合金窗、塑钢窗、玻纤增强聚氨酯窗及铝木复合窗等多元化类型。其中,隔热铝合金窗凭借其安全性、耐久性及综合性能优势占据主流应用地位。然而,金属材质的导热系数显著高于塑钢、聚氨酯等绝热材料,因此需通过提升玻璃配置(如采用三层中空玻璃替代双层中空玻璃)实现更低传热系数。

值得注意的是,外窗节能性能并非单纯取决于玻璃腔体结构。依据《上海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试行)》规定,建筑外窗传热系数限值为1.8W/(㎡·K)。在此标准下,采用复合型材的塑钢窗、聚氨酯窗等双层中空玻璃构造同样可满足超低能耗要求。通过优化框体材料、改进型材断面设计、配置高性能橡胶密封条等综合措施,部分外窗产品的传热系数甚至可突破1.8 W/(㎡·K)阈值。由此可见,外门窗系统的节能效能需基于框体材料、玻璃配置与构造工艺的协同优化进行综合评估。
